
Medit SmartX
美迪特无牙颌扫描方案






【患者情况】
主诉:患者85岁,咀嚼困难、上颌疼痛和偶发口臭,要求进行上颌种植修复。
现病史:患者佩戴一副由七颗上颌前牙支持的短跨度金属烤瓷固定修复体。该修复体已发生脱粘,其中四颗基牙结构受损。剩余三颗基牙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龋坏和牙周问题。
全身状况良好,不吸烟。
【术前口内检查】

【诊断】
牙列缺损
【种植规划和治疗方案】
初诊时,使用美迪特Medit i700口内扫描仪获取了数字印模,以记录余留牙、软组织、现有修复体及对颌牙弓的情况。咬合记录在现有垂直距离和正中关系位获取。使用Zebris JMA下颌运动记录系统(Zebris Medical)记录了下颌运动轨迹。同时拍摄了口内及口外照片。基于这些记录,创建了虚拟诊断蜡型和数字化微笑模拟(Smile Creator, Exocad)。最后,根据新的蜡型(Exoplan 3.1, Exocad)规划了八颗种植体(图3和图4),并预先制作了手术导板和金属加强的临时修复体(图5至图7)。





【治疗过程】
局部麻醉后,第一副手术导板固定于余留牙上,用于制备五个固位钉孔位。随后拔除余留牙,并在已制备的固位钉孔位上固定第二副手术导板。植入八颗种植体(OSSTEM TSIII SOI,OSSTEM奥齿泰),其中五颗位于拔牙后即刻种植位点,三颗位于先前已愈合区域。所有种植体均采用无金属套管手术导板配合专用手术套件(OneGuide KIT,OSSTEM奥齿泰公司;图8)进行全程导板植入。其中一颗种植体需要进行嵴顶上颌窦提升,该操作也采用了全程导板引导技术(OneCAS KIT,OSSTEM奥齿泰;图9)。使用异种骨移植材料(A-Oss,OSSTEM奥齿泰)填充拔牙窝和上颌窦腔。根据 “一次基台” (One Abutment, One Time) 理念,立即在所有种植体上安装多单位基台和临时基台(OSSTEM奥齿泰)。随后,戴入一副预制的、带有金属加强的PMMA基临时修复体并即刻固定于口内。进行椅旁调改以精细调整修复体并确保咬合正常(图10-12)。患者接受术后医嘱并服用药物。





【终修复制作】
四个月后,使用美迪特Medit i900口内扫描仪获取数字印模。包括:对功能性临时修复体的扫描;对软组织形态的扫描;使用带有侧向延伸结构以提升口内扫描精度的个性化设计扫描杆进行的扫描(SmartFlag扫描杆,Apollo;图13)。
采用了一项名为美迪特无牙颌方案Medit SmartX(Medit Link 版本 3.4.2)的新型数字化无牙颌种植修复扫描方案(图14)。该系统能够实时识别和对齐扫描杆数据库,提升了无牙颌数字印模的可预测性、效率和安全性。结合应用了多种扫描技术以提高最终精度:前牙区采用直线与Z字形路径扫描,后牙区采用直线路径扫描。


第二次复诊时,试戴了由金属支架支持的PMMA修复体,以确认其美学和功能准确性。使用单螺丝(Sheffield)测试法和牙科探针触觉检查评估金属支架的被动就位情况(图15–17)。



最终复诊时,戴入最终的螺丝固位混合修复体。该最终修复体包括CAD/CAM制作的钛支架,该支架通过螺丝固定于所有种植体上,其上粘接有三个整体氧化锆修复体分段(图18a–c)。评估咬合后,患者被纳入一个为期四个月的维护计划。在最后一次随访(种植体植入后一年)时,所有种植体均成功,患者对修复体完全满意(图19–22)。



本病例的一项关键创新是使用了美迪特无牙颌扫描方案Medit SmartX(一种全新的无牙颌种植修复扫描流程),它通过优化扫描杆识别与配准来提升口内扫描的精度。该流程极度简洁,精准度高,并无需采购额外设备。利用人工智能减少无牙颌数据采集过程中的潜在配准误差——这是数字化种植取模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美迪特无牙颌方案Medit SmartX提供了优化的扫描方案:在前牙区结合直线与锯齿形路径扫描,后牙区采用直线路径扫描,最终获得更高质量的数据和更佳的修复体密合度。这些改进在处理无牙颌上颌时尤为有益,因为该区域解剖标志的缺失可能影响数据完整性。
同时,常规无牙颌种植修复扫描的数据拟合,通常需要技师在拿到口扫数据后进行操作,而椅旁扫描完成后无法直观看到数据是否有变形或拟合失败。在Medit SmartX的流程里,椅旁实时完成了所有数据的拟合和坐标系的统一,不仅增加椅旁对于数据的把控,确认数据的可靠性,同时大大降低了技师的工作量,最终达到降低返工率的目的。
与传统流程相比,美迪特无牙颌扫描方案Medit SmartX工作流程通过优化扫描数据配准原则和扫描设置,可获取更精确的数据。这将有助于更清晰地展现美迪特无牙颌方案Medit SmartX 的技术优势。


本病例凸显了数字化技术在无牙颌种植修复中实现高精度和可预测性方面日益重要的作用。此类修复长期成功的关键决定因素之一是最终修复体的被动就位。真正的被动就位能最大程度减少种植体及周围骨组织所受的机械应力,从而降低生物学或技术性并发症(如种植体周围炎、螺丝松动或支架断裂)的风险。在本病例中,结合使用多单位基台、口内扫描和CAD/CAM金属支架,通过单螺丝测试和触觉评估验证了被动就位的实现。
与传统工作流程相比,Medit SmartX美迪特无牙颌扫描方案减少了人为误差的空间,并在患者舒适度、效率和可重复性方面提供了显著优势。

结语
本病例凸显了A.I.技术支持的全数字化工作流程在实现精准、高效且以患者为中心的无牙颌种植修复中的临床价值。导板手术、精确三维种植体定位与数字化手段的结合,使临床端可以获得更加精准的数据,从而提高对于最终修复体的被动就位和美学相关功能的可预测性。
作者简介


美迪特不止提供工具,
更与您共同定义未来临床标准!

